太阳能折叠包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随着便携式太阳能技术和柔性材料的进步而逐步演进。
1. 早期探索(2000-2010年)
早期太阳能电池以刚性硅基板为主,便携性差。2000年后,薄膜太阳能技术(如非晶硅、CIGS)出现,为柔性设计奠定基础。
最初的太阳能折叠包产品出现在2005年左右,当时部分户外品牌尝试将小型太阳能板缝制到背包表面,但此时效率低(转换率只有10%左右)、且重量大,无法折叠,并不便携。最初这些产品的设计主要针对军事、探险等专业领域,因为价格高昂等各种弊端,所以并未普及到商业领域。

2.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2010-2018年)
2012年以后,轻量化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如有机光伏OPV)非晶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加工技术提升,使得不仅电池片转化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且成本有大幅度下降。单晶硅电池片的转化从最初的15%到现在已经提升到25%的转化效率。
到2014年以后随着单晶硅技术的提升,除了越来越多的太阳能背包进入市场,也渐渐出现了单独的太阳能折叠包,这类算是正式的商业领域的太阳能折叠包开始,像Goal Zero、Anker这些品牌都开始着手开发推进相关的户外折叠包产品。此后有非常多做户外产品的品牌开始着手做太阳能折叠包产品。
在这个阶段的产品都是以车缝成型工艺完成,其特点是瓦数小,轻便,一般在20W-60W之间,至此太阳能折叠包产品也逐渐出现人们的生活当中。

3. 智能化与多元化(2019年至今)
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便携式储能产业。在这一背景下,Jackery率先推出"储能箱+太阳能折叠包"的创新组合方案。这种集成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功能性,更将太阳能折叠包从单纯的能源设备转变为兼具实用价值和时尚属性的科技产品,开创了绿色能源应用的新范式。
之后EcoFlow开始着手新的差异化的太阳能折叠包。由此推出了新的太阳能折叠包成型工艺--一体层压太阳能折叠包。随着新的一体层压工艺的不断改进。它的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随之的应用以及市场的占有率也迅速上升。到现在为止市面上的折叠包中大概有7成以上都使用的是一体层压工艺。至此太阳能折叠包普及的应用也算是全面展开。
4. 未来趋势(2025年后展望)
随着新型材料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更轻薄柔性的电池片(如纳米线技术)以及具有自修复特性的创新材料正逐步走向商业化应用。这一技术演进将推动太阳能折叠包实现三大核心升级:更卓越的便携性、更高效的能源转换率以及更持久的使用寿命。作为清洁能源与日常生活完美融合的典范,太阳能折叠包有望在未来移动能源网络中扮演关键角色,为绿色能源应用开辟全新可能。